剩女變愁女,為何你們如此晚婚?

  1. 部落格
  2. »
  3. 嗨新奇
  4. »
  5. 剩女變愁女,為何你們如此晚婚?
作者:  時間:
 Line@嗨投資小幫手  『 募集中 』 

作者:佚名
剩女變愁女,為何你們如此晚婚?  說到剩女,是近年在網絡媒體、在婚戀市場上相當流行的一個新詞,又叫"3S女人":Single(單身)、Senventies(大多數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她們大都是"三高女性"(高學曆、高層次、高收入),又是百煉成鋼的"白骨精"(白領骨幹精英),她們相貌氣質學識談吐均屬一流,嚴格來說屬於"聖女"一級,最起碼也是"勝女",可她們都沒有找到一個最愛的、深愛的、想愛的、親愛的人來告別單身,反而讓身邊的親朋好友倍感壓力,於是她們無一例外淪為了乏人問津的"剩女",變成了蔡依林嘴裏"沒人疼沒人愛"的單身公害。  曾在媒體上看過一個數據:2005年,北京30-50歲單身人數達到約50萬人,其中女性超過六成;89.94%,上海城市女性認同獨身觀念的,有82.79%,在高學曆女性群體中,這個比列達到89.94%.24萬,超過86萬名的適齡女性至今未結婚,比10年前多了24萬人。與此同時,男性獨身的比例卻下降,由10年前的36%下降至現在的34%.如今時間老人已經跨過2009年的門檻了,不知道這兩大城市的單身貴族是多了還是少了?我估計,隻會多不會少。  還有一組數據也很有意思:目前我國男性人口總數要比女性多出3700萬。有人預測,到2020年,中國處於婚齡的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3000萬~4000萬--平均5個男人就有1個討不到老婆。也許有人會問,既然男比女多,為何大城市的"剩女現象"卻如此突出呢  首先,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基本上都集中在廣大農村和中小城市,那裏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女嬰一出生就慘遭虐殺或遺棄,所以導致男多女少的比例失調,但在大城市,男女比例基本上還是趨向平衡的。中國人傳統的婚姻模式一直是男強女弱,這不光體現在文化程度和經濟基礎上,也體現在年齡上,所以20多歲的男孩子想找20多歲的女孩子結婚,三四十歲甚至50多歲的老男人也想找一個20多歲的女孩子,那三四十歲的女人怎麼辦,隻好成"剩女"了。  假如我們把人(無論男女)按照外形條件、文化程度、經濟收入分成ABCD四等(最優秀的A是最差的是D),通常的婚配規律是:A男選擇B女,B男選擇C女,C男選擇D女,那麼剩下了D男和A女,便成了當今的"剩男、剩女  有人說,"找對象"難的,不是條件太好的,就是條件太差的。於是,被貼上A女和D男標簽的兩類人,成了婚嫁市場上的弱勢群體--沒人敢娶多金的A女,沒人願嫁少錢的D男。人口結構上男多女少的性別失調,加上社會意識上的男強女弱的婚姻定式,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成千上萬的A女D男難以婚嫁將成為現實。此時,A級剩女在歲月的蹉跎中也容易熬成"愁女".(愁嫁的剩女的簡稱  剩女變"愁女",原因很多,有社會大氣候的影響,也有個人小氣候的因素,有男人的問題,也有女性自身的問題。
 Line@嗨投資小幫手  『 募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