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第四大城底特律的衰敗反思台灣 Sam Li 閱聽眾
作者:
Sam Li 時間:
2013-10-27 18:23:00
從美國第四大城底特律的衰敗反思台灣 Sam Li 閱聽眾 2013.07.27
美國的大城,底特律在近期宣布破產,在衰敗開始的幾十年內
人口從兩百萬上下縮減到今日的七十萬人口,曾經的汽車大城
連日本都不得不俯首稱臣,搶著要去那裡開公司設廠
曾幾何時到現在要申請破產保護,我們可以細細的從中知道一些原因
1.產業過於單一,汽車產業一旦受到衝擊,整個城市將隨著搖擺
2.三大車廠的稅收主要是支付給密西根州政府,底特律市並拿不到三大車廠的稅
3.人口外流嚴重,稅收受到最直接的衝擊,只好加重課稅,無法治標更無法治本
就這三點來說,底特律太過依賴汽車產業的發展,車廠稅收並不是底特律市收
所以他們必須依賴就業人口的納稅,才可以維持市政府的財務運作
在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雷曼兄弟的風波出現後,汽車大廠紛紛宣布破產
底特律瞬間從汽車大城呈現大蕭條,這些就業人口被裁員,面臨失業的問題
底特律市完全沒有辦法拿出因應的措施,導致人口大量的外移
加上貪污的情況無法解決,連基本的警消單位與救護單位
都因為市政府嚴重缺乏經費,而失去原有的功能
公務基層的警察與消防人員等都面臨裁員,退休金遭凍結的問題
惡性循環的加稅,在地居民苦不堪言,窮得窮,破產的破產
犯罪率居高不下可見一般
種族問題也還是存在,可說是內憂外患頻傳
美國政策推行製造業回流,企圖要讓美國重新復甦,首推車市與房市
依舊無法挽救底特律的危機,聲請破產保護是可以預料的
為什麼會提到台灣呢?畢竟這是我們土生土長的國家
從底特律這樣的一個城市看待台灣相信一定會有很多人說
我們跟他們差這麼多,有什麼好比較的?
台灣雖然產業不單一,屬於海島型的國家,資源有限,仰賴進口所佔的比重很大
我們的錢越來越小,能買的東西越來越少,通膨是有的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情形呢?大概可以從這幾個面向去看
1.產業雖多,但是卻欠缺屬於台灣的外銷品牌
現在撐起台灣的還是以電子產業為最重,但是自有品牌外銷國際的卻非常少
幾乎都是屬於代工廠,依賴國外的訂單來維持供需
雖然技術有些地方很厲害,代工終究容易被相對技術的公司取代
創新與研發會是最重要的,如果無法與國際上的公司與產業相競爭
我們終究處於弱勢,將面臨處於被動,甚至任人宰割的危機存在
訂單抽走,頓失商業上的龐大營收獲利,將有可能面臨破產的問題
失業率將會攀升,儘管現在因為餐飲業的崛起
但是電子業終究是政府全力去推動的產業,如果面臨危機,
那麼台灣將會掀起一場風暴
2.貪污問題嚴重,而且政府好大喜功,各縣市長的收支嚴重不平衡
導致各地方政府赤字嚴重,中央政府也無力管控,甚至也有貪污的問題存在
遲遲無法改善,而且貪污的幾乎都是與政府有密切相關的重量級人物
天價般的呆帳一去不復返,是台灣無法前進的龐大阻礙
3.政府與人民隔閡嚴重,從美牛進口、ECFA、ETC、油電雙漲等等的政策措施,
其實這些不乏有立意良好的政策,但是都缺乏對人民說明
為什麼要實施這些政策?實施後可能會面臨什麼情況,優劣在哪裡
台灣為什麼需要,所以我們要推行這些政策,很可惜的政府都沒有做到
所以才會導致政府與人民形成對立的情況,好的政策馬上就被打折
4.媒體亂象,多元並蓄是應該,但是就新聞媒體上就必須更要有所要求
許多新聞媒體未經過濾的內容,就直接播出,在台灣發生的失誤是時有所聞的
而且似乎欠缺新聞道德,許多未經證實,而只是在網路上看到,就直接抄
有所錯誤也不曾進一步的去了解真偽,等到事情真的跟真實事件有所出入
鬧大了才會道歉,故意渲染引起風波的事情也時有所聞
無非是為了炒收視率,短視近利的情況屢見不鮮
但是他們不知道,電視依舊在全台灣的人口收視上,還是佔有很大的重要性
在你我的生活中,還是有非常多的人看到電視上播出的新聞,
都會直接相信那是事實
欠缺判斷性,造成台灣受眾群對於新聞報導出的事件和人物有所誤解
諸如政府與人民之間的對立就是其中一個
新聞就是要搭起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橋梁,如果媒體本身的主觀意識太過強烈
導致有過度偏頗的問題出現,對國家來說不會是一件好事
甚至媒體有可能會造成他們與人民之間的溝通阻礙
5.欠缺國際觀,造成大眾只把目光專注於國內的新聞一樣,炒作到一段高潮後
就不見了,而且也沒有獲得任何知識或常識上的幫助
普遍對於國外發生什麼事都不清楚,連動的影響台灣什麼? 會有什麼變化?
對一般受眾群來說,已經膩了,失去探究的動力
到後面甚至會覺得我乾脆去看綜藝節目笑一笑度過一天就好了
6.政府與人民之間產生對立,而且在稅制上
也不惜在一些容易忽略的地方偷偷加稅
例如股票除息要納入二代健保與所得稅上就很有爭議,小老百姓的欠繳一元
還可能會花20元以上來大費周章的寄存證信函
但是這些大公司的稅收卻備受質疑,是否被扣到幾乎不痛不癢?
逃漏稅的大戶很多,擁有高價呆帳的大戶卻都追不到,容易引起人民公憤
這也是為什麼政府在各種做事上很難讓人民信服的原因之一
7.處理事情的效率低,洪仲秋案是屬於台灣國家內部的事件,
卻無法快速的結案解決
如果牽涉到第二方以上的國家,廣大興案還可以理解時間會有所延滯,
但是這一件新聞已經群起的公憤,政府不斷的把自己的招牌拆了又裝
口號喊了又喊,還是沒有實質的效果,已經讓人民質疑政府的可靠性
8.兩黨惡鬥層出不窮,不是在比好,而是在比爛,在立法院上霸佔主席桌
杯葛會議進行,爆力衝突,這些甚至還曾經還登報與播放在國際上
讓人貽笑大方,吵完以後,等到會議結束了,結果什麼事情都沒有處理到
還可以不斷的領出席開會的費用,足以令人民失望他們的納稅錢
不斷的浪費在一些效率極低卻完全沒有完成度的事件上
台灣如果想要突破,兩黨的惡鬥就必須結束,良性的競爭會使大家更好,
彼此督促對方的做事風格效率突破以及完善度
在媒體上能夠建構好對人民之間的橋梁,才可以獲得台灣人民的認同
當人民的了解與認同度高了,參與度才會提升
當政府與人民之間可以有良性的溝通以後
台灣要不強是很難的,突破不能單一在科學園區的電子產業上,
否則一旦比重過高,電子產業出現危機,如果要突破
就一定要建立台灣特有的品牌,才有可能會禁得起市場的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