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動人心
已學習25人
心智元-美股學院
讓學員可以與持續成長中的全球客群,展開集智合作

[公開] 我們一起來討論, 何時是進場的好時機?  0 回應 | 339 人瀏覽 | 0 推薦

184958 2022/06/29 17:49 1
header
股動人心

2022/06/29 17:49#1

這幾天某個報導的標題裡面出現了這句話. 不需要用老掉牙的"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在別人貪婪時我恐荒"的話來說, 因為我們心智元 - 美股學院也不管別人是否貪婪或恐懼, 同時也會儘量用系統去排除自己內心的貪婪跟恐懼, 不需要每天去挑戰自己.


這裡我們用數字, 理性的看一下我們對股票運作的期待值. 下面的圖表來自於美國銀行, 說的是美國股票市場過去100年的投資效益的4種情況. 我們如果在1920年配置1元於S&P500一籃子股票 (類似於台灣的加權指數, 雖然100年前還沒有S&P500, 但就討論上先按概念上去理解就好)


第一種情況 (Price Return): 不做任何停損停利就放著不管, 100年後的2020年, 1元會變成178.15元 (1+ 1*17715%=178.15), 年化報酬率是每年5.3% (178.15^0.01 -1=5.3%)


第二種情況 (Excluding 10 worst days per decade): 假設我們一年可以交易的天數是250天, 10年2500天. 每一個10年裡面, 股市表現最差的10天我們準確預測避開所謂的股災. 或者換句話說在100年中, 25000交易日我們24900天有部位, 表現最差的100天我們都剛好清空部位空手. 同樣沒有停損停利, 1920年的1元, 到2020年會變成37,938.87元 (1+ 1*3793787%=37,938.87), 年化報酬率是每年11.1% (37,938.87^0.01 -1=11.1%)


第三種情況 (Excluding best 10 days per decade): 同樣是2500天, 每一個10年裡面, 股市表現最好的10天, 我們運氣"太好"全部躲過. 或者換句話說在100年中, 25000交易日我們24900天有部位, 表現最好的100天我都剛好清空部位空手. 同樣沒有停損停利, 1920年的1元, 到2020年會變成 1.28元 (1 + 1* 28%=1.28) , 年化報酬率是每年 0.25% ( 1.28^0.01=0.25%)

第4種情況意義不大, 我們這裡先跳過. 


這些數據給我們的省思有哪些? 


1) 長期持有確實會帶來正面的績效, 但是5.3%或許不太會符合我們廣大投資者的需要?

2) 當我們想避開股災, 去達到第三種情況的時候, 有時候會不會就不小心把大漲也避掉了? 想要達到11%, 結果是0.25%? 因為長期去準確預測漲跌是非常困難的.

3) 無論想要尋找最佳的買點賣點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尋找相近或適合的買點賣點, 應該是比較有機會的? 有一本書推薦給大家 "洞悉市場的人:量化交易之父吉姆‧西蒙斯與文藝復興公司的故事"  書裡面提到的大獎章基金, 長年100億美金規模的基金, 績效30年年化報酬率61% (公認為有公開募資過的最佳基金)! 這本書我以後會找時間跟大家說, 但裡面有提到, 我們也不知道何時好何時不好, 甚至有些策略只是50.1%的時候賺錢, 49.9%的時候賠錢. 所以或許短期我們可以抓到市場波動的漲跌, 但我比較願意相信, 要30年長期持續抓到合適的買賣點, 應該也是近乎不可能的任務


因此我們心智元-美股學院, 其實就是在5.3%的基礎上, 通過簡單的交易策略, 把5.3%擴大. 至於可以擴大的多少, 裡面有很多因素參雜這裡就不深入探討. 但就實際的情況來說, 2021年S&P500的增長約26.89%, 我們團隊的績效大概是33%

但講到這裡都還是純投資的框架, 如果我們以股票為工具, 為自己的溫飽做準備, 同時又可以通過這件事去 "借事修心", 又或者通過股票去連結客戶群的心智能量, 為更好的社會經濟環境去盡一份努力, 是否會讓這件事更有意義一些? 這也是我們心智元 - 美股學院希望傳達的 : 一個不僅僅是投資的運作理念跟模型.

因此, 在我們心智元 - 美股學院裡面, 我們希望去支持有"正能量"的公司跟客戶群. 因為有"正能量"的公司跟客戶群, 對地球, 對社會環境經濟長期一定是利大於弊的. 而也正因為這些公司跟客戶群在做對人有幫助的事, 我們不需要去在意他股價的漲跌. 反正長期很大的機率一定會向上, 我們有照顧到自己的"溫飽", 同時又可以更關心到我們的社會環境經濟, 相對來說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圓滿的狀態.



0 人'推薦' 推薦

1 頁 (共1頁)

系統選股

非正式學員無法瀏覽
GT1203
2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