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官股股票必須要知道的真相
作者:
嗨投資官方 時間:
2018-01-09 16:02:56
對於風險趨避的新手投資人而言,投資股票最擔心的莫過於就是:「萬一虧了怎麼辦?」雖然投資本來就有賺有賠,投資人能努力的是想辦法提高自己的勝率、趨吉避凶。如同長輩在指點兒女(尤其是新鮮人)如何尋覓好工作一樣,多半會優先推薦公務員或國營企業,在股票市場中也有一群人特別偏好官股成份高的企業,選擇的理由跟前面的長輩都一樣:「比較穩定。」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或許部分國營事業工作依舊搶手,但在現實的投資市場中,或許已經不是最佳的投資標的了。
◀訂閱嗨投資官方頻道
官股股票有哪些
所謂的官股企業,指的就是公司股東包含政府機構、中央投資機構,甚至是其他國營企業,持股比例若低於50%,還是稱為民營機構,但一旦超過50%則稱為公營機構,且持股比例越高,官方色彩就越濃。而在前幾年政府高喊要讓部分國營企業民營化,其實就是將持股比例降低至50%以下,讓一般股東更能參與決策,如台鹽、台船、中鋼、漢翔及一銀等,都算已經民營化了。
為什麼會有官股企業產生呢?大致上可以分兩種情況來說明,一部分老牌企業是因為在當初的時空背景下,政府想把持、管理民生必需品或重要交通運輸,因此由政府出資,以政府的名義開設公司來經營,例如:台電、中油、中鋼、中華電信、台糖、台鹽等。
另一方面,近幾年政府為了協助未來極具發展潛力之企業、產業,會預先匡列一筆基金,再請專業的創投機構針對新創事業進行評估,適時以少部分政府資金挹注這些潛力新創公司,如:這幾年興起的大樹連鎖藥局,以及以生活市集闖出一片天的創業家兄弟,幾年下來他們都已經是台股上市櫃的知名企業,當然還有一些尚未上市櫃的企業,包括頑石創意和鮮綠農產科技等公司。不過因為這些企業都只是在初期獲得政府少量的資金挹注,政府持股比例多半不會像前面那些老牌獨佔性企業那樣高,所以很少投資人會覺得他們帶有官股的色彩。
相反的,官股仍占50%以上,或者是從國營事業轉為民營化的公司,因為官股色彩較濃,多半就會被投資人認定是穩定、值得長期投資的股票,這是因為部分國營事業或多或少都還擁有著獨佔性特質,民眾「感覺」相對民營企業是具有一些競爭優勢,而且說穿了,政府畢竟是一部分的股東,加深了「再怎麼樣政府也不會讓這家公司倒閉」的錯覺。
獲利能力比較
雖然說官股企業有國家的資源在背後支撐著,但是隨著部分產業逐漸湧入更多的民營業者,如電信業中的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鋼鐵業中的東鋼、豐興,或者是金融業中的國泰、富邦等,市場不再是一家獨大,都面臨現實且激烈的競爭。
或者是部分國營事業當初所獨佔的資源關鍵性已經大幅降低,雖然已成功民營化,但在努力轉型的過程中,卻未必在所有領域都能夠勝過其他民營業者,使得部分業者的獲利狀況更不若從前,例如台糖雖然沼氣發電上已擁有不錯的技術開發實力,但在量販零售卻連年虧損,尚無法與其他民營量販店相比,若攤開台股中官股比例達50%的國營事業來看,中鋼近3年的EPS為0.99,ROE約1.3%,而同樣屬於鋼鐵業的東和鋼鐵,近3年EPS平均為1.27,ROE則為約1.64%,表現都較中鋼來得佳。
另外中華電信雖然在2005年政府持股來到50%以下,名義上轉為民營企業,但官方色彩依舊很深,例如在2014年由官派蔡力行擔任董事長,突顯政府持股仍占多數的特質。若拿2017年中華電信與台灣大和遠傳相比,可發現在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部分,以台灣大最高,每季都可達6%以上,其次為遠傳約4%,中華電信卻3%不到。若看2014年至2016年平均EPS,中華電信約5.22,也低於台灣大5.65,不過高於遠傳的3.51。
由此可知,含有官股成份的企業,在隨著競爭環境的改變,經營成效與一般民營企業相比未必都還能保有絕對的優勢,或許在「穩定」的特質上,還稍微可以勝出,但營運效率及靈活性一直被投資人所詬病。
投資官股企業可能風險
一般而言,民眾往往會覺得部份國營事業的經營效率比不上民營企業,在國家不可能讓國營事業倒閉的信念下,還是有許多民眾認為將資金投注在這些標的股上是相對安全的,然而官股企業最為人詬病的地方就在於,經營決策層有時候擺脫不了政府政策規範,輕則減少獲利,重則因錯誤決策而產生巨額虧損,例如去年爆發的慶富案,應該多多少少動搖投資人繼續投資官股企業的信心。
雖然說目前慶富案調查已告一個段落,但是否有高人指點?背後的主謀是誰?仍被媒體傳得繪聲繪影,無論真相是如何,都已經造成以第一銀行為主的銀行團損失慘重。部分民眾認為,慶富本身資本額僅5億元,卻能夠向銀行團貸,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受迫於政府喊出國艦國造的壓力,逼得以官股為主的第一銀行同意放款,進而走到今天巨額虧損的這一步。
一般民間企業在商言商,以追求最大獲利為主要目標,因此並沒有什麼包袱,靈活性較高,相對之下官股企業有著政府形象、規範,所以在經營上有時顯得綁手綁腳,最擔心原本以為配合或執行政府政策,可享受政策紅利,結果最後卻因部分政策失當而蒙受嚴重虧損。
現實的股票市場
企業有政府資金的挹注,是贏在起跑點,在面對市場競爭時,是否能夠成功擺脫包袱、與時俱進,就得看經營者的思維。不可諱言,目前國營事業穩定的形象仍獲許多民眾青睞,然而在現實的股票市場當中,實質經營能力才是股票獲利的關鍵,只要攤開歷年營運績效,再與同產業其他民營企業相比,部分國營事業穩定、宜長期投資的光環恐怕就沒這麼閃耀了,建議風險趨避的新手投資人,也多花點時間去瞭解官股企業的營運概況及可能風險,再來擬定最適合自己的資金配置方式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