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這四個字,隨著原物料價格的上漲,成為今年第四季最熱門的話題。通貨膨脹是指商品或是勞務的物價水準持續上漲的現象。而通貨膨脹的導因不一,包括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結構性的通貨膨脹、預期通貨膨脹心理和輸入性的通貨膨脹。
這一次的通膨長期因素是去年疫情發生,美國央行為了挽救經濟,降息2碼,不見效果,再降息4碼,還是無法挽回頹勢,最後推出EQ無限的量化寬鬆政策,各國央行也紛紛效法,資金經過貨幣乘數的加乘效果,到了今年泛濫成災。過多的資金追逐特定的商品,通膨現象自然發生。
中期因素是今年以來,因為疫情干擾,碼頭工人出工率不高,海運出現缺櫃、缺船和塞港的奇特現象、海運價格一日三市,除了推升商品的成本,也讓市場上出現缺貨和長短料的情形,由於拿不到貨,廠商只好高價搶貨,通路商囤積庫存,市場上Over booking和Double booking時有所聞。短期因素是中國限電、停電和調高電價的政策,讓全球的生產基地「中國」產出減少,製造成本上揚。
面對通膨怪獸來襲,各國央行必定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因應,投資人要如何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消極的投資人可以持有抗通膨的商品,避免財富縮水,積極的投資人可搶進上漲的原物料產業。對抗通膨的商品具備保值功能,例如不動產、黃金、美元、資產股和金融股。這次原物料大漲是以能源和金屬為主軸,買進塑化和鋼鐵上游產業概念股。在通膨的年代,「錢會變薄了」,也就是貨幣的購買力降低,保守的人要降低現金持有部位,膽識大的人甚至大量借款創造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