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
3分鐘了解心智元 - 如何衡量心智元
0 回應 |
421 人瀏覽 |
0 推薦
184958
2023/08/16 19:06
1
繼前兩篇介紹了營收分布後,我們來談談怎麼衡量。
什麼是心智元
營收來源是基於用戶群對於服務/商品需求並付出購買力交換所得,是基於心智而來因此可稱作 - 心智元。更詳細的脈絡可從馬斯洛需求金字塔切入,然而這不是本篇要討論。
那麼只要有收入就是心智元嗎? 廣義上來說是的,精準上來說則要去分析這個收入的性質,例如 大宗商品是建立在必需之上,同質性也高,因此心智程度會比起蘋果的iphone有所不同。另外,收入本身也有成本考量,最終能夠獲得多少所得也會不同。
不過我們可以先從簡單的觀念入手 - 當你付出一塊錢成本取得超過一塊錢的心智元時,就會有所得產生。這是什麼意思呢? 像是你買蘋果股票時要付出的成本是遠遠超過蘋果的心智元,而反之信諾保險則是相反。
Cost Potential
這個簡單的概念就是心智元的Cost Potential
Cost - 付出的成本
Potential - 未來的期望收入
一般來說可以用過去一段時間的收入數據做為參考,計算未來的期望收入。
下表羅列了全美前10大收入公司的Cost Potential (數據並未更新到最新資料,僅作為說明戰士用途) :
公司名稱
|
心智元(收入) 百萬美元
|
Cost Potential
|
Walmart Inc.
|
548,725.00
|
1.32
|
Amazon.com, Inc.
|
340,253.50
|
0.29
|
Apple Inc.
|
298,799.63
|
0.10
|
Exxon Mobil Corporation
|
275,913.25
|
0.69
|
UnitedHealth Group Incorporated
|
258,977.00
|
0.60
|
CVS Health Corporation
|
252,792.38
|
2.89
|
Berkshire Hathaway Inc.
|
262,434.88
|
0.36
|
Alphabet Inc.
|
189,041.75
|
0.13
|
McKesson Corporation
|
238,484.50
|
4.59
|
AmerisourceBergen
Corporation
|
192,191.85
|
5.46
|
可以發現知名度高的公司通常Cost Potential都會較低,也就是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才能獲得心智元,反之亦然。
當然也有可能的確蘋果提供的商品/服務更具備成長性、未來性,所以市場參與者願意付出更高成本,但是否能夠實現還需要考量很因素。而成本較低廉的公司如ABC,某種程度上可以更加確定其心智元在未來的實現風險較低,因為付出了1塊錢成本可以得到5塊的心智元,就算很極端的情況下打了對折也有2.5元。
小結
透過心智元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經濟的運作,以及徹查(look-through)標的。Cost Potential是一個簡易衡量方式,或許不盡詳細完美,甚至過於簡單,但越是簡單的標準,就越容易使用,對於數千家標的市場來說,的確好用。
-----------------------------------
想了解更多嗎? 掃描下方QR code免費加入美股心智元學院line群。
也歡迎各位粉絲朋友持續關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