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
新知分享 - 投資有公式嗎?
0 回應 |
460 人瀏覽 |
0 推薦
184958
2024/01/12 18:34
1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投資有公式嗎?
顯然的是沒有,但我們可以從過去一些研究投資學的專門理論與統計中發現,有些先進已經找到了相關的公式,讓我們來看看幾個比較著名的。
Piotroski F-score
Piotroski F-score 是一種用於評估公司財務健康狀況的指標,由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的會計學教授Joseph Piotroski於2000年提出。它主要用於篩選出在財務表現上相對較強的公司,特別是那些價值投資者可能感興趣的公司。
Piotroski F-score通常基於公司最近一年的財務報表,包括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等。該指標由九個二元變數組成,每個變數代表一個特定的財務指標。這九個指標分為三個主要方面:
1.公司盈利能力: 包括ROA(總資產報酬率),經營性現金流,和ROA的改變。
2.財務杠杆和資金結構: 包括長期負債與總資產比率,當期的股東權益變化率,以及淨借款。
3.操作效率: 包括當期毛利率,當期應收帳款變化率,和當期存貨變化率。
對於每個變數,如果符合特定的標準,則該變數得分為1,否則為0。最終,將這九個變數的分數相加,得到Piotroski F-score的總分,其範圍通常為0到9。一般而言,分數越高,表示公司的財務狀況越健康。
投資者和分析師可能使用Piotroski F-score作為篩選潛在投資機會的一個工具,特別是在價值投資的背景下,尋找那些可能被低估的股票。然而應該注意,Piotroski F-score僅提供一個角度來評估公司,而不是全面的評價。
Joel Greenblatt 神奇投資公式
Joel Greenblatt的"神奇公式",也被稱為"Earnings Yield Magic Formula",是一種用於選擇潛在投資機會的價值投資策略。Joel Greenblatt是一位知名的投資者、教育家和作家,他在他的著作《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中首次介紹了這一投資策略。
該神奇公式的核心思想是尋找價值被低估的股票,並且它主要基於兩個財務指標:盈利收益率(Earnings Yield)和投資資本回報率(Return on Capital)。以下是計算這兩個指標的具體步驟:
1.盈利收益率(Earnings Yield): 計算公司的盈利收益率,即公司的淨利潤除以其市值(股價)。公式為 Earnings Yield=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EBIT) / Enterprise Value(EV)。
2.投資資本回報率(Return on Capital): 計算公司的投資資本回報率,即公司的淨利潤除以其資本總額。公式為 Return on Capital=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EBIT) / Net Working Capital + Net Fixed Assets。
在使用神奇公式時,投資者按照這兩個指標的排名結合起來,即將盈利收益率和投資資本回報率的排名相加,然後選擇排名總分最低的股票。低總分意味著公司在這兩個方面都相對高效,可能是價值被低估的投資機會。
需要注意的是,神奇公式是一種機械的投資策略,它可能不考慮公司的特殊情況或未來的發展趨勢。投資者在使用這種策略時應謹慎,最好結合其他評估方法,以獲得更全面的投資分析。
Altman Z-score
Altman Z-score是一個由Edward Altman於1968年提出的指標,用於預測公司破產的可能性。這個分數主要是基於公司的財務數據,並被廣泛用於評估企業的破產風險。
Altman Z-score包含多個財務比率,並根據這些比率的加權總和計算出一個分數。這些比率主要分為四個類別:
1.流動資產比率(Working Capital/Total Assets): 衡量公司流動資產相對於總資產的比例。
2.淨利潤比率(Retained Earnings/Total Assets): 衡量公司留存收益相對於總資產的比例。
3.營業收入盈利率(EBIT/Total Assets): 衡量公司營業收入相對於總資產的盈利能力。
4.市值比率(Market Value of Equity/Book Value of Total Liabilities): 衡量公司市值相對於總負債的比例。
這些比率的權重和方向都是基於Altman的研究,通過將它們組合起來,Altman Z-score的計算公式如下:
Z=1.2A+1.4B+3.3C+0.6D+1.0E
其中,A、B、C、D、E分別是上述四個比率。根據Altman的研究,如果Altman Z-score越高,公司破產的可能性就越低;反之,如果分數較低,可能性就越高。
通常,根據Altman Z-score的結果,公司可以被分為三個區間:
Z-score > 2.99:低破產風險
1.81 < Z-score < 2.99:中等破產風險
Z-score < 1.81:高破產風險
這個模型雖然廣泛使用,但也有其限制,特別是當應用於不同行業或公司特徵不同的情況下。投資者和分析師在使用Altman Z-score時應該謹慎,最好結合其他評估方法,以獲得更全面的財務評估。
巴菲特的投資原則
在股東信中提到的他所優先考慮的投資條件,這些建議反映了他長期以來一直以來的價值投資原則。以下是對這些條件的解釋:
1. 大額採購: 巴菲特尋找那些他可以大額購入的投資機會。這通常表示他對公司有著相當的信心,並且認為這個投資有望為股東帶來豐厚的回報。
2. 持續的獲利能力: 巴菲特專注於那些已經表現出持續獲利的公司,而不是那些可能面臨未來盈虧變化的公司。他更傾向於穩定和可預測的業績。
3. 低負債率且良好的股本回報率: 他偏好那些在財務上穩健,負債較低並且能夠提供良好股本回報率的公司。這意味著這些公司能夠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資本,並在沒有過度依賴借款的情況下實現盈利。
4. 優秀的管理層: 巴菲特強調優秀的管理團隊,他相信公司的成功往往與其領導層的決策和執行能力密切相關。
5. 簡單的業務: 他喜歡能夠理解且不過於複雜的企業模型。他認為簡單的業務更容易預測和評估。
6. 報價: 巴菲特表示他不想在價格未知的情況下浪費時間談論交易。這可能表明他尋找那些能夠以合理價格入手的投資機會,並且不願參與過於價格不合理的交易談判。
彼得林奇的PEG公式
一般來說,成長率越高的公司,本益比就越高。因此,僅使用市盈率會使高成長公司相對於其他公司顯得被高估。假設將本益比除以獲利成長率,所得比率更適合比較不同成長率的公司。
PEG 比率被認為是一個方便的近似值。它最初由 Mario Farina 開發,他在 1969 年出版的《股票市場成功投資初學者指南》一書中對此進行了介紹。後來,這個概念被彼得·林區(Peter Lynch)推廣開來,他在 1989 年出版的《彼得林區選股戰略》(One Up on Wall Street)一書中寫道,「任何定價合理的公司,其本益比將等於其成長率”,即一家估值合理的公司將擁有其PEG等於1。
PEG比率是P/E比率(市盈率)與預期增長率的比率。它的計算公式如下:
PEG = 預期增長率 / P/E 比率
其中,P/E比率是股價(Price)除以每股盈利(Earnings)的比率;預期增長率通常是指公司預計未來的盈利增長率。
PEG比率的主要目的是考慮一家公司的相對估值,並將其與其預期增長相關聯。一般來說,PEG比率越低,表示一家公司的相對估值越便宜,因為投資者僅需支付相對較低的市盈率來獲取預期增長。
彼得·林奇強調了投資者應該關注成長前景良好且相對低估的公司。PEG比率正好符合這一理念,它將市盈率與增長結合起來,提供了一種綜合的估值指標。
儘管PEG比率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對相對估值的信息,但投資者仍應該謹慎使用,因為它有其局限性,包括對預期增長的不確定性以及不同行業之間的增長率差異。
小結
這次介紹了一些比較知名的投資公式,雖然說是公式但更像是一些準則,正確理解這是準則比直接套用更重要,然而這些公式不是獲利的保證,接續還會再持續更新這些公式的實際應用狀況與歷史紀錄,並提出我們認知造成這些成果的可能原因。
-------------------------------------------------------------------------------
還想了解更多嗎? 歡迎大家一起加入美股心智元的粉絲團。
掃描下方QR code免費加入心智元學院line群。
心智元學院
臉書粉絲團連結
|
掃描下方QR code免費加入心智元學院line群。
|
歡迎各位粉絲朋友持續關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