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回應 |
1434人瀏覽 |
0人收藏 |
0人追蹤
全球各地區IC設計公司營收比重
陸IC設計急追 台廠受威脅 營收占全球比重 5年翻倍
2016年04月12日 04:09 林殿唯/綜合報導
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推進下,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近年發展迅速,去年陸企IC設計營收規模僅次美國、台灣,位居全球第3,且5年呈現倍數成長。
市場人士預估,大陸持續扶持本土企業對外併購下,台灣IC設計業的全球老二地位已倍感威脅。
根據IC Insights日前發布的數據,2015年全球IC設計產業總營收為842億美元,總部設在美國的IC設計公司,規模上依舊佔據老大地位,營收總額占全球62%,台灣則是18%;大陸IC設計營收則佔全球10%,比例較去年增加約1個百分點,但比起2010年時5%相比,成長速度相當驚人。
大陸IC設計業急起直追的同時,歐洲同業全球佔比則出現明顯下滑,只佔全球的2%。這主要是因為當地兩大IC設計巨頭CSR與Lantiq被美國的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收購所致。
先前路透報導曾指出,在大陸官方以本土設計取代進口的方針下,大陸IC設計產業的規模可能即將超越台灣。
在全球前10大無晶圓(fabless)的IC設計公司,台灣僅有聯發科一家上榜,大陸去年則首度有2家進入前10名,分別是華為旗下的海思與紫光旗下的展訊,顯示大陸IC設計已嶄露頭角。
市場分析,大陸龐大的手機產業是其本土IC設計業的一大靠山。
去年華為手機出貨量高達1.08億支,加上旗下海思的高階處理器表現已經追上一線大廠,未來晶片全面本土化並非天方夜譚。
不過,雖然大陸本土IC設計成長快速,但在官方重金傾注的製造與封測等中下游卻相對薄弱,使得大陸整體IC企業在全球佔比只有3%,排名也掉到全球第6。
美國、韓國、日本依舊佔據全球IC業的前3名寶座。
為了彌補半導體製造領域相對薄弱的缺點,大陸官方成立規模超過1,300億元人民幣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金(即所謂的大基金)來金援本土企業,獲得大基金支持的武漢新芯,上個月就投入240億美元興建Dram與NAND Flash產線。
來源:(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