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嗨投資小幫手  『 募集中 』 

 

 6/2週四:我可以繼續往下攤平嗎?(關於沉沒成本的探討)
分類:客戶問題回覆整理

0人回應 | 1317人瀏覽 | 0人收藏 | 0人追蹤
0人回應, 10.0分, 最高10 分(1 位評分)
問題:我有買進一檔4967十銓 目前是虧損狀態 我可以繼續買嗎?

想說已經賠了 跌了那麼多 就再買一張來補

回覆:
1.資金效益問題:
假設目前有三萬元 可以投入 
要買進台積電還是宏達電 
錢要放在有發展性的公司 
還是只是為了心理關係 放在帳面上是虧損的公司

大部分的人都會 
假設帳面有五檔股票 
若要持續投入 就會繼續買進虧損比較多的那一檔
然後持股比重 就會虧損越多的總金額比例越高
獲利的 可能持有一張
虧損的 可能持有三到五張
會造成這樣的偏差 影響整體的報酬率 跟資金的配置比重傾斜

資金的配置比重 不應該因為帳面獲利或是帳面虧損 有所影響 
應該要讓資金做好 比重比例 
不是因為這一檔虧損  所以我就繼續買進 

相反過來 如果能做到 帳面獲利的持續加碼買進 
相信一定有很大的機會 可以讓習慣虧損的 反轉成獲利的可能性 

我有在想 要如何讓客戶能夠獲利 
如何能讓客戶觀念改變  產生贏家的思維 

(不一定能夠保證獲利 但是只要改掉很明顯的錯誤  )

2. 沉沒成本問題 
客戶大多面對虧損 會把持著不甘心 一定要變成獲利的 才會出場 
所以就會 虧損的一直久抱
獲利的一下子就會賣出去 
這就是沉沒成本的心理因素 
建議 要轉換個想法 
看持股的配置 不要看帳面的損益 
看資金的配置比重  譬如說:目前現金跟股票比例 現金兩成 股票八成 
如果目前跌破半年線 大盤趨勢轉空 可能要拉高現金比重  
變成現金比重四成 股票六成 
那應該要怎樣來減少持股 譬如說一千萬比重 要賣出兩百萬的股票 變成現金四百萬 股票六百萬 
這兩百萬的賣出部分 可能大部分人 虧損的都捨不得賣出 大部分會賣出獲利的 
但是 要想成 虧損的就是已經虧損的部分 不論是已實現虧損 或是未實現虧損 
建議要用 目前當下市值來計算 
不要去看已實現虧損跟未實現虧損  因為這兩個數字無法貼近實際報酬
如果可以用市值去看 目前總股票市值是八百萬元  
對於賣出虧損的 也是早就已經變成的市值 
譬如說 目前宏達電的市值就是 十萬元 他就是十萬元 你預期他回到三十萬元 之後 才損益兩平
所以就一直持有 這樣你的十萬元 就沒有做好資金配置 
通常我發現 能夠輕鬆面對賣出虧損的 大多能夠當長期的市場贏家

3.回到問題 到底這一檔公司 可不可以往下攤平買進 

這的確很難回答 
因為每年都有很多家公司 會下市
一家公司最大的風險就是下市不見
通常我只能用比較法 
譬如說:
十詮跟兆豐金 你覺得十年或二十年後 誰比較容易還在?

或是比較 十詮跟台積電 你覺得哪一家公司比較不容易下市?

或是十詮 目前價格三十幾元 去年還是虧損的公司
今年也沒有配息 
你要繼續投入三萬元 
要不要 改也買 三萬多元的公司
譬如說: 中鋼 兆豐金 或是買一張0056 價格也都是三萬多元 
或是對於整體配置而言會比較好 

但是通常決定權還是會留給客戶 
大多依我的觀察  九成客戶都會依照原本的想法繼續往下攤平

當然 最好是不要給客戶任何建議 
因為如果之後漲上去 沒買 一定會被念 甚至有法律風險 

所有的行為最好還是 客戶自行決定買進或是賣出
價格跟張數 買賣別都要由客戶自行決定 

想法: ikigai 找到早上起床的理由 (希望能夠奉獻自己的一點心力 服務社會 服務人群)

成為自己始終應該成為的人 
(在這個產業 二十年 要找個工作的目標 目前正在一步一步累積中 )

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目前的工作 就是像LINE線上客服
很幸運地會接收到許多的問題 
我覺得也是互相成長的一種方式 
我也可以練習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感謝大家~
我會繼續努力^^

 

 Line@嗨投資小幫手  『 募集中 
贊助作家  點 贊助他
文章評分  送出評分 (1 位評分)
GT1203
64220 6766
相關回應( 0 位讀者回應)

    0 頁 (共0頁)

    幼幼股市班的其他動態

    一般會員

    幼幼股市班

    會員等級:駐站專欄作家

    註冊日期:2020-04-23

    登入日期:2023-09-05

    發表文章:200

    被訂閱數:94

    文章中相關個股表現

    文章中相關個股表現

    最新回應

    最新回應

      關注幼幼股市班的朋友

      關注幼幼股市班的朋友

      共有 94 位朋友關注

      追蹤此篇文章的朋友

        共有 0 位朋友追蹤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回到文章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