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回應 |
3449人瀏覽 |
0人收藏 |
0人追蹤
〔記者吳欣恬、林曉雲、吳柏軒/台北報導〕科技部長陳良基昨天表示,國外把研究生、博士生當成人才,但國內部分教授卻視作個人資產。科技部將比照國外,將博士生視為職涯發展階段給予工作津貼,經費和後續規劃將找教育部合作。教育部政次姚立德表示認同,細節會和科技部研商。
教部將與科技部研商細節
陳良基昨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業務報告並備詢,立委關心博士生人數減少,影響我國未來競爭力。
挖工作發現,也要適合博士的工作職缺多呀。
時代力量立委洪慈庸指出,目前國內博士生招生狀況不理想,十年來高科技領域博士生數量更減少一成,而陳部長日前更提到很多教授將博士生視作自己生產論文的工具,甚至延長畢業時間,科技部如何解決?
比照國外 視為職涯發展
陳良基解釋,面對全世界競爭,博士生是重要人才資源,但國內部分教授卻把博士生視為個人資產使用。現在台灣高階博士人才流失嚴重,他認為應將博士生比照國外,當成是職涯發展的工作型態,給予工作津貼,讓他們無論是生活或是後續職涯發展能無後顧之憂。
據統計,一○六學年碩士生十六萬八七八三人,博士生二萬八三四六人。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說明,民國八十五年之前,教育部給每位碩、博士生統一金額獎助學金,之後改由學校自訂金額發放,公立大學由學校校務基金支應,私立大學由教育部一年補助共二億元。
目前博士生2.8萬人
清華大學教務長戴念華細數,目前博士生的收入約幾類,一是研究生獎學金及助學金,由校務基金核發,基本上也是國家的錢;再者就是博士生執行研究計畫的津貼,則看各科系單位與計畫分配,其他尚有各類獎學金、業界計畫補助等。平均一名博士生每月收入約一萬五千元到四萬五千元不等。
曾任台北科大校長的姚立德分析,愈來愈少人願唸博士班,是因對未來職涯發展沒幫助。以前全職博士生有相當比例是畢業後找大學教職,而因少子化關係,大學教職愈來愈少。但國家發展有些領域仍需要博士人才,因此教育部更在意的是「要幫博士生找出路」。有些博士生畢業後仍想走學術路線,教育部努力提升博士養成教育的品質,強化競爭力;另致力和產業界有良好的銜接,讓他們畢業後容易找到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