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回應 |
3283人瀏覽 |
0人收藏 |
0人追蹤
0人回應,
10.0分, 最高10 分(2 位評分)
先前介紹過大盤多空循環的走勢,在大盤走跌的情況下,有許多的個股也會受大盤走勢影響,,甚至是受大盤拖累而走跌!因此在大環境都在走跌的情況之下,許多基本面良好的個股,也是會被一路錯殺往下跌,甚至是超跌!這一篇就是要來探討,當大環境下殺的情況之下,該怎麼找到被錯殺的個股與該如何操作!
【錯殺個股的定義】
既然我們是要來找出被錯殺的個股,那麼什麼才是被錯殺的個股!?這個定義每個人應該都會有所不同!以我個人為例,第一要件,一定是以公司基本面為基礎,也就是說一定是要賺錢的公司,另外也可以加上公司的未來前景來參考!畢竟公司有持續在賺錢,買進的股票才會比較安心,也才能叫做被錯殺的個股!第二,錯殺要殺到夠低;總不可能選只跌個3%的個股就說被錯殺!?以上兩種條件成立,就可以將過濾出來的個股放到個人的股票籃裡面,等待時機來進場!我個人認為買股票不用急,因此在上一篇大盤多空循環的文章裡面,我也是提到會先將找到的個股放到股票籃,再靜待時機來進場!畢竟風險永遠都是要擺在第一位!
【基本面才是王道】
接下來,我會以我實際的操作來當作例子,就是以優群這檔個股為例!基本面的部分,初步的資料可以去嗨投資網站上查看,首先看一下營收,看看EPS...等等營收相關的資訊;也可以當個call客打去公司問一下經營情況與未來展望;倘若有更多時間,也可以去公開資訊觀測站下載財報來研究一下,會對公司整個營運的情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不然也要去優群的公司網站看看,至少也要知道優群是在做什麼的!畢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未來會有更詳細解說基本面的文章)
【下殺過程就要尋找基本面優的股票】
大盤去年在10月開始下殺,櫃買則是在8月就開始領先走跌,許多投資朋友在下殺過程是越殺越害怕,但基本上就是要有下殺的走勢出現,這樣才會有便宜貨可以買!在去年下殺過程,我就找到一檔比櫃買領先走跌的個股,但基本面的表現上卻是相當優異;個股股價走勢走跌,但基本面卻是越戰越勇,這檔個股就是優群!當發現優群股價持續走跌,這時候要做的就是先把個股納入自己的股票籃,靜待機會進場!
先來看看優群與櫃買當時的走勢,優群是領先櫃買走跌!畢竟在大環境走跌之下,許多個股都會受影響!
優群雖然是持續走跌,但優群的基本面還是相當好的,營收、EPS 是持續的往上成長,加上未來拉貨的動能將會持續增加,營收與 EPS 也將會持續成長,是一檔基本面相當好,但因大環境走跌被錯殺的個股!
【找到好標的,等待好時機】
在納入股票籃之後,就是每天都看一下走勢,要靜待時機!當下就是一直觀察,首先一樣也是要觀察大盤與櫃滿的走勢,是否開始出現止跌,或是震盪打底的走勢!唯有大環境轉好,個股轉好的機率才會大增!當櫃買在11月開始出現止跌的情況出現,甚至在12月底戰上翻揚的季線轉多,這時看看股票籃裡面的優群,這時候就會發現優群的走勢,也是出現止跌,震盪打底的走勢!
加上這時候的優群可是從高點51.4塊跌到26.1塊,可是足足跌了49%,已經是接近腰斬的走勢!這時候優群就已經符合了錯殺的個股條件!第一,基本面是相當良好,未來拉貨的動能持續存在,營收會持續成長!第二,股價已經接近腰斬,本益比不到10倍,接下來就可以開始考慮進場!
【進場操作的比較】
至於什麼時候進場,這時候就可以分成突破進攻型跟慢慢建倉型!上次文章提到的群電為例,就是屬於突破進攻型,當出現帶量紅K棒突破之後,就快速進場!風險就是遇到假突破後,就會面臨停損,這時候在進場前就要先評估好停損的風險,停損率是否是您能承擔的!若以這檔優群為例,就是出現一根帶量長紅突破震盪走勢之後,就是一個突破進攻的進場點!
慢慢建倉型,就是在震盪的時候慢慢進場,而且是分批的進場,慢慢吃貨的概念!風險一樣是停損,這時候的停損率,就跟您當初進場前設定好的停損價有關!這兩種進場操作並沒有一定的對錯,就看個人操作比較喜歡哪一種!在優群這檔,我選擇了慢慢建倉型,第一是對公司的營運與基本面有相對了解,更重要的是這檔優群也是將近腰折的走勢了,加上優群在當時的現金殖利率可是高達9%,且是每年都配息,連續9年(計算至2018年),現金殖利率都是5%以上,算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個股;因此在基本面無虞之下,就是分批進場慢慢建倉!(後續會撰寫文章,詳細介紹這兩種進場的操作方式)
【獲利的開始】
進場後的優群,股價也是開始突破震盪走勢,開始一路往上狂噴!基本面也是按照我的分析,也是持續成長,走勢也是持續成長再創波段新高!這又是一檔上班族可以安心買進,然後不用一直盯盤,每天擔心東擔心西吃不下飯的個股,更是可以享受到一波漲幅的個股,一個波段操作就能大獲利的個股!(後續也會有關於停利操作的文章)
以上分享皆為個人心得,本人無邀約、推介之行為!
以上所分享的資訊未必適合所有投資人!投資有賺有賠,涉及一定的風險,因此買賣操作前請各位投資人審慎評估,盈虧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