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回應 |
939人瀏覽 |
0人收藏 |
0人追蹤
圖表來源自TradingView
過去10天,A股的走勢異常火爆,令人咋舌。東財數據顯示,目前平倉持倉40%,依然偏低,而很多人踏空了本輪行情,目前也有些手足無措。那麼接下來怎麼辦,A股還有上升空間嗎?如果有應該選擇什麼標的。
我們用過去2輪牛市,上證指數的走勢作為參考。(因為我不知道如何插入外部圖表,所以這裏只能用文字表述,如果需要圖表可以添加我索取)
一、我們先從時間週期看
在2006年,上證指數從年初啟動,半年時間飆升了50%,之後開始整理,三個月後開啟3浪,最高見到了6124點。
2015年,上證指數7月啟動,6個月飆升58%,之後整理2個月,再次啟動3浪,最高5178點。
本輪行情應該是從4月啟動,目前走了3個多月,漲幅30%。
從對比數據看,本輪行情走勢同樣淩厲,但要是接下來繼續飆升,可能會形成和前兩次一樣的“短命牛”,所以我倒是覺得慢牛可能更適合當前的環境。
二、我們對比一下圖表形態
三次走勢都是在abc3浪調整之後展開,前兩次第一攻擊波都是在b浪高點止步,開啟調整模式。而目前看,也逼近了b浪高點(3587點),理論上在這裏調整是合理的,也是比較符合慢牛的特質。當然,如果突破b浪高點後整理也不為過,但上下差別不大。
三、我們看一下三次行情的板塊表現
2006年第一階段,券商、有色,軍工,食品和機械位列前五。券商是當之無愧的牛市發動機。而有色軍工機械得益於國企改革的大背景。
2014年第一階段,券商、建材、鋼鐵、交運和銀行沖在最前面。券商當然還是發動機了,而且依然是翻倍的走勢,而銀行、交運、建材和鋼鐵受益於4萬億的“放水”。
2020年第一階段,目前看券商失去了往日的龍頭地位,雖然7月開始表現,但階段漲幅只有31%,被擠出了前五。漲幅前五依次是服務、電子、食品、商業和傳媒。這和當前的大背景非常貼近,疫情影響下的產業轉型,線上游戲、辦公,非接觸類服務的崛起,都是新模式。當然,券商雖然前面落後,但他畢竟是指數現貨,大概率不會掉隊。
好了,我們看了已經發生的事情,那麼接下來如果指數進入調整模式,鑒於每天萬億的成交量,個股行情依然會火爆。在指數調整的時候,什麼行業板塊會是最佳的選擇呢?
我們看一下調整階段的表現
2006年的第二階段,房地產、休閒服務、軍工、製造業和商貿開始補漲,但力度都不大,主要是因為前面漲幅都不小,所以這個階段消耗的資金較大,需要補充彈藥。
2015年的第二階段,漲幅前五的是電腦、傳媒、通信、單子和紡織服裝。這個和創業板走勢貼近,而且當時也是場外配資最瘋狂的階段,所以已經漲過一輪的創業板開啟了第二輪的上漲。
縱觀前兩次牛市,應該說都離不開大背景的影響。第一次牛市應該叫“基金牛”,第二輪可以稱之為“杠杆牛”,而今年的牛市,和以往不同的,是外資機構入場,成為了主力。我暫且稱之為“機構牛”吧。
因為機構的邏輯和散戶不同,散戶是追漲殺跌,而機構更多的是價值驅動,一旦發現了低估值,會持續買入,直到失去投資價值才會離場。所以我們看到本輪行情,很多個股是直線飆升,特別是高價股的表現。以往牛市,高價股其實並不是最好的選項,因為大家都覺得高處不勝寒,散戶鍾愛重組股,鍾愛低價股。以前有過消滅低價股的炒作邏輯。但本輪行情截然不同,因為機構資金體量足夠大,即便是千億市值的股票,對他們來說也可以信手拈來,舉重若輕。所以散戶已經被邊緣化。
所以接下來,從大背景看,產業結構調整依然是主旋律,所以科技興國的大背景下,選擇科技股自然不會錯,而從補漲的角度看,券商和軟體第一階段漲幅都不大,應該還有機會,估值修復可能也是一個重點。總之,目前行情才剛剛啟動,遠沒有到害怕的時候,有些人如果不太擅長選股,還不把錢給基金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