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未來投資市場走勢,絕對是投資人必修的一門課,有趣的是,就人性而言,預防投資虧損總是比搶佔先機賺大錢來得重要,而近期浮上國際財經新聞版面的VIX指數,在某種程度上就能幫助各位預測未來的波動幅度,進而提前做出因應、趨吉避凶,本次甘木小編小學堂就與各位介紹這個俗稱「恐慌指數」的VIX。
VIX恐慌指數的原理與解讀方式
VIX起源是應用於
美股預測標準普爾500指數未來30天的走勢,計算上選用了選擇權近月跟次近月所有價外、價平合約的價格,主要原理是透過投資人的預期心理,來預測未來短期股票市場的波動幅度。
舉例來說,一旦市場出現利空消息,投資人除了直接出脫持股、獲利了結之外,善於操作選擇權的投資人,可能會以選擇買進賣權的方式來進行避險,而後者將會使得賣權價格上漲,進而推升VIX指數。
因此恐慌指數升高,表示投資人預期後續市場可能會有較大幅的波動,相對的,指數下降則表示投資人對後市比較有信心,預期波動將會趨緩。
(Sponsored Links)
說了這麼多,VIX恐慌指數是以年化百分比的方式來呈現,這邊要特別留意的是「年」,而不是「月」。也就是說當VIX為20%,並不是說未來30天的波動幅度是20%,而是必須再除以根號12,表示未來30天振幅落在5.77%的機率為68%(常態分配正負一個標準差所涵蓋的機率)。
到底怎樣算高、怎樣算低呢?有前輩認為超過40才算高,但也有人認為超過20就表示投資人對後續走勢缺乏信心,因此VIX指數的高或低其實都是相對而言,並無明確的定論,端看投資人自己所使用的經驗。
以標準普爾500指數2017年的走勢為例,VIX指數一整年均穩定落在10至16低檔的位置,甚至呈現微幅往下走的趨勢,對應到標準普爾500指數,可以發現這一整年指數是穩定向上走,就算有回檔,也是極小幅度的回檔。
相反的,2018年第一季VIX指數變化相當劇烈,更曾經一度高達50,標準普爾500指數也在這段期間最大跌幅來到11%,直到四月中旬VIX指數重新穩定回到20以下,顯示在投資人重拾信心之後,標普指數才重新往上步步攀升。
不過透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知道雖然恐慌指數可以預測未來的波動幅度,但其實光看表面的數值,並沒有辦法判斷是正向波動還是負向波動,這也導致有許多投資人再衍伸進行研究。
例如有部分投資前輩發現,當恐慌指數突然急遽攀升,且標普指數正在下跌的情況下,表示趨勢即將觸底。例如2016年2月8日,恐慌指數從前一天收盤的23.38,跳空上漲到最高27.72,當時標準普爾指數還再繼續往下探底,不過到了11日便觸底反彈,之後隨著恐慌指數降低而穩定成長了。
相反的,如果大盤指數正在高點,當恐慌指數從穩定維持在低檔的情況迅速攀升,則表示市場投資人已看空後續走勢。例如今年10月4日,恐慌指數從前一日的11.61,跳空飆升到最高15.84,而標普指數這一波回檔就不像前面幾次只是小幅度的回檔,短短一個月期間重摔了約300點。
(Sponsored Links)
台股VIX恐慌指數的應用
除了
美股有使用恐慌指數的概念之外,台股於2006年也引用同樣的分析手法來產出台指VIX指數(臺指選擇權波動率指數),幫助投資人掌握市場大眾對後續走勢的看法。
台股在2016年7月之後,恐慌指數就一直維持在20以下,這段期間台股大盤不斷穩定攀升,再創萬點行情,到了今年1月底更降到啟用以來最低點,顯示市場正瀰漫濃濃樂觀氛圍,至少還能保持多頭走勢,向上再走一段。直到2月初觸頂回檔的憂慮越來越濃,恐慌指數也回到13到15間,這時大盤指數開始停滯不前;10月份恐慌指數再次飆高,重回20以上的水準,顯示投資人對未來前景感到十分憂慮,大盤指數也跌回萬點之下。
VIX恐慌指數的缺點
恐慌指數雖然在趨勢有可能反轉的危機時刻,會被部分財經新聞所使用,但目前仍沒有被大部分投資人所應用的原因,在於預測效果有限。除此之外,有部分投資人認為,想運用恐慌指數來搶空頭轉多頭的買點時,它比較偏向同步指標,如果是用於預測大盤由多頭轉空頭,掌握第一時間賣出的話,它反而可能會是落後指標。因此如果投資人想運用恐慌指數來預測未來走勢的話,建議搭配其他技術指標一同分析囉。
進一步閱讀:VIX 指數標普500指數(S&P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