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回應 |
757人瀏覽 |
0人收藏 |
0人追蹤
讀書會背景:
過去20多年我們團隊利用讀書會這個工具來增強我們對美股運作跟世界的理解, 也從這個過程中把所提煉出來的精華盡可能應用在我們的ACIS. 我們讀書會系列的分享基本上只有每一本書的第一個分享會同時發布於學院文章跟部落格. 有關團結經濟的後續分享請關注我們的部落格.
(一)續:
過去以來,實際經濟的運作以及經濟理論與敘述它的方式都在持續餵養著錯的那部分,現在該是採用新方法的時候,而新方法就是團結經濟學。團結經濟學具有三個基本前提。首先,關注點應該是「我們」的經濟,而不是「經濟」本身 — 它不是神或自然賦予的一套抽象規則,而是人們建立互動關係的結果,有時反映的是權威,有時反映的是互助的相互關係。第二,當眾人一起工作和行動,實際上會做得更好 — 雖然傳統經濟學總讓我們相信自私對推動經濟進步很有用,但事實上,互助互惠是集體經濟福祉的關鍵。第三,由於某些人確實能從現況中受益,因此社會運動至關重要 — 只有願意團結起來,在政治和經濟上團結一致,才可能成就更好的系統。
⇒ 推動經濟進步並不只以自身利益為唯一考量,也是為了集體經濟福祉,那也能夠說明為何我們是有所為,有所不為,例如我們會選擇不投入軍火武器或煙草公司,因為並非為經濟社會福祉
⇒ 翻譯建議改為「互助互惠」可能較好,因為傳統經濟學強調的就是「利」,因此就算是「互利」,也還是跳不出「利字當頭」的心理操縱(gaslighting),因為互利表面上,似乎是為了對方的利益,但其實還是隱含了自私自利的企圖。當然最好也能突顯我們「嘉惠人群」的訴求,是真正對彼此有實質的助益、以及互施恩惠,所展現出來的人心智能。https://linriva.pixnet.net/blog/post/62534027-%E5%8D%97%E6%87%B7%E7%91%BE
⇒ 「不為自己製造新的惡果,不為自己造成新的災禍」,所以改善自身與周遭的關係才是真正的「為自己」。這跟康德的哲學觀相呼應,他認為真正的自由意志不是只顧自己、任意妄為地去做出傷害他人的事,而是你可以這麼做但因會違反善良與道德所以「選擇」不這麼做,讓選擇權操之在己而不是淪為「為所欲為」的奴隸,才是真正的自由與良善。
⇒ 感覺這句話的出處的確是眾說紛紜。『《 淨空法師主講 〈 佛説十善業道經 〉第24集》是淨空法師主講的第24集,是淨空法師批評香港某個人説“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這次在香港亞視訪問的時候,曾經説了一句話。他説:諺語講「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哪個不為自己?他説為自己是正當的。我當時就跟他説明,這一句話是錯誤的,這句話不是正見,誤導了許許多多的眾生。什麼是正見?人應當為社會,應當為眾生,這是正知正見,不要為自己。“』『出現新解2014年8月14日多家網站轉載的揚子晚報短文《“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正確含義公佈 網友:誤解多年》説:【揚子晚報官微發的一條微博讓網友大呼“漲姿勢“:”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中”為“是”修習,修煉“的意思】』許多人把「表面意思」當作真理宣傳,但其實只是一種選擇而非真理。
https://baike.baidu.hk/item/人不為己,天誅地滅/6726788
這種說法應該算是變相的心理操縱。因為依照維基百科的說法:煤氣燈效應取決於「首先說服受害者的想法是被歪曲的,其次說服受害者接受加害者的想法是正確的和真實的。」因為天誅地滅,就是先歪曲人想法,然後讓人覺得「為己(自私)」才是正確和真實的。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5%A4%E6%B0%94%E7%81%AF%E6%95%88%E5%BA%94
自私自利發展到極致就會造成各種社會問題,在轉型這個段落有提到,也點出雖然問題複雜難解,但有意識到問題便是轉型的時機。
疫情、經濟衰退、氣候變遷、種族主義等等,這些都是艱難的挑戰,同時也對現今經濟模式提供反思與審視的機會。以美國目前的年輕世代為例,這些問題更加極端 — 在工作生涯中相隔不到十年便面臨兩次經濟崩潰,顯示整個系統失效的狀況益發顯著,對許多相對弱勢者來說更是如此。疫情讓許多低薪和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失了業、被房租壓得喘不過氣,或因雇主拒絕提供足夠的支援與適當的工作環境而感染危及生命的疾病,因為把這些人的痛苦只當成紙上一筆多出來的成本記錄。
事實上,疾病、死亡和經濟不穩定的模式已與種族和性別分歧等因素有交纏不清的關聯性。非裔美洲人、美洲原住民、太平洋島民和拉丁美洲人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明顯更高。持續的職業不平等導致婦女和有色人種處於不成比例的失業狀態,同時也常曝露於風險最高和最不安全的工作場合中。由於長期存在的種族貧富差距,非裔美洲人缺乏足夠的安全緩衝,一直被賬單追著跑。美國移民則在很大程度上被一個需要他們勞動力的社會所拋棄,沒有合法身份的人無法得到相關的支援,還有很多種族主義造成的種族衝突問題......政府卻試圖以種族主義和仇外去轉移人們對經濟和政治矛盾產生的錯位感,即使美國在族群多元性之上已經越來越接近沒有單一種族為主導的國家,卻被這些困境阻礙而無法變得更好。
接下來作者透過回顧過去,一邊拋出了問題:改善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其經濟基礎是什麼?將如何超越目前這個導致災難與痛苦的系統?互助和團結能否成為重組社會、尊重環境以及更具活力和包容性的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