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回應 |
653人瀏覽 |
0人收藏 |
0人追蹤
各位心智元學院與blog的粉絲朋友大家好,上週以SVB說明過金融業沒有心智元,本周很快的又有另一家金融機構出狀況了,還是有百年歷史的瑞士信貸。
原理
上週分享過,現代金融業的營業模式,是以買賣或發行有價證券尋求利差與價差,甚至跟著客戶一起賭博,更甚至與客戶對賭,這是純粹利益的結合,當利益消散時就會人走茶涼。這個現象在近期的金融市場更是凸顯,這兩週鬧得沸沸揚揚的瑞信,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案例
讓我們來看看瑞信的狀況 :
下表示瑞信這三年的收入變化,
很明顯的,2022年瑞信的收入銳減,但這是什麼原因呢? 推測與2021 年因Archegos和Greensill兩樁事件有關,有興趣的可以點開連結去了解事情的始末。
這裡就簡單結論,這兩家資本管理公司都是瑞信的客戶,但是瑞信與他們往來完全是建立在利益之上,兩家資本管理公司本身的管理風格、資金來源本身就有爭議,作為信貸往來,瑞信不僅沒有好好把關,反而還將他們引介給其他瑞信的客戶,等於就是前面說過的,不僅只追求利潤,更甚至還把客戶推下去賭一把。
因此當這類事件爆發後,其他客戶也不免擔心(擔心自己被波及也擔心自己被曝光),於是紛紛撤離,才會導致收入大幅減少。
來看看瑞信的客戶存款這兩年的變化 :
在客戶存款這一項目上,在一年期間就從瑞士法郎3938.4億直接縮減成2345.5億,減少了40%,這對於任何金融機構來說,都是非常嚴重的。這也造成了後來收入遞減的原因,並讓機構陷入了營運的窘境。
與上週分享的金融業有沒有心智元? 以當紅的SVB為案例 不同,SVB是在兩年期間存款成長太快,並為了賺取利息而將存款錯置。瑞信則是相反,因為內部管理與合作客戶的問題,導致其他客戶流失。
但共同的地方則是,SVB把客戶的資金拿去賭博了,瑞信則是贊助客戶去賭博,都僅是為了賺取利息,所以一旦利益消失,終究是曲終人散。
小結
你貪他的利,他要你的本,最終兩敗俱傷。
作為金融機構,應扮演起協助客戶徹查、調配、甚至適時置換,讓資金能融通到能夠提升人心智能的渠道。遙想瑞信1856 年建立時,就旨在資助瑞士鐵路發展,融通貸款幫助創建了瑞士電網和歐洲鐵路系統。
有人會認為瑞信是管理問題,或是風險控管問題,也有人認為金融行業不就是如此嗎? 渺小如我們面對這麼龐大的金融系統,不置可否。但下次走進銀行時可以想想,把錢放著就會有利可圖這件事情,俱備人心智能嗎?
-----------------------------------
- 美股心智元學院 連結 ✔️
- 股動人心blog 連結 ✔️
想了解更多嗎? 掃描下方QR code免費加入美股心智元學院line群。
也歡迎各位粉絲朋友持續關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