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回應 |
672人瀏覽 |
0人收藏 |
0人追蹤
各位心智元學院與blog的粉絲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談談金融業
原理
上過學院課程的學員們都知道,如果一家公司沒有辦法與人心智能串流,就沒有收入也沒有心智元,那為金融業有沒有心智元呢?
可以先從GDP的計算說起,GDP統計一個地區在一定時間內的最終產值,也就是終端收入(在宏觀經濟上的粗略理解,一個人的支出等於另一個人的收入),因此GPD公式可以寫成這樣 :
GDP=C + I + G + (X - M)
C=私人消費開支
I=投資總額
G=政府消費開支
X=出口毛額
M=進口毛額
而投資總額中,如果是購買有價證券像是股票或是債券,是不列入GDP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購買有價證券只是金錢的交換,收到錢的公司會拿去購買土地、建設工廠、甚至開發商品,這時候才會列入投資總額中。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就不難,金融業在融通金流收取服務費(常見的手續費),這應該具有人心智能,但若是將這些資金囤積起來,找尋機會買賣有價證券轉取利差與價差,就會變成金錢交換而不具備人心智能了。
案例
以最近當紅的SVB 矽谷銀行為例 :
可以發現這兩年SVB的收入來源,主要是Net interest income 也就是利息收入。這表示SVB是透過將存戶的資金購買其他有息債券來獲取收入,因此這樣的收入就屬於之前所描述是透過金錢交換,並不具備人心智能。
再來看看SVB的資產狀況
在上半部是SVB的資產分布,可以看到紅色框中投資有價證券佔了2092億中的約1300億,實際貸款則為703億,表示這家銀行更像是一家投資公司(或說保險公司,因為背負將來要償還的債務,然後大量投資在債券為主的有價證券之中)。
另外可以看到這幾年的存款增加狀況,從858億短短2年暴增到2092億,但可能也是迫於沒有合適的貸款機會(SVB的主要融資對象是矽谷的新創事業),因此幾乎都投入到了有價證券之中,賺取利差。
但在升息循環下,這些債券賺了利息卻面臨到提早贖回要虧損本金的窘境,也就是金融行業常見的捨本逐末,而當存款與債券的存續期不能匹配,就會發生流動性風險,最終倒閉或被監管機關接管。
小結
有人會問 銀行收取存款然後買其他"保守"的有價證券賺取利差,不就是現在金融業的主要業務嗎? 的確是,不過造成這般現象的成因太過複雜與冗長就不深究了,這篇的討論也並非批評銀行從事這樣的業務是不正確的,只是缺乏人心智能的收入來源,面對環境劇烈變動時就更缺乏韌性更顯脆弱。
這也是為什麼不鼓勵學員把未來的收入來源依托在金融業上,畢竟建立在人心智能上的收入才是長久安樂。
-----------------------------------
- 美股心智元學院 連結 ✔️
- 股動人心blog 連結 ✔️
想了解更多嗎? 掃描下方QR code免費加入美股心智元學院line群。
也歡迎各位粉絲朋友持續關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