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根據定義就是要以遠低於企業內在價值的價格買進股票,也就是巴菲特所謂的用5毛錢買進1塊錢,所以價值投資的核心就是對企業估值。只有清楚企業大概的價值,才知道什麼價格買進才能夠既承受低風險又有利可圖。而且買進的價格越低,風險就越小,而潛在報酬越大,所以價值投資風險和報酬是成反比的。估值的方法很多,本燈認為一家公司最值錢的資產,就是一個證明可行,能夠長期穩定獲利的能力。是什麼東西能確保公司穩定獲利呢?答案是護城河。一家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就是護城河,所以價值投資人的任務非常明確,就是要辨識護城河。舉例來說,一般人都會看本益比,假設兩家公司某年獲利相同,本益比也相同,所以當時的股價也相同。那麼這兩家公司真的有一樣的價值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非要在這兩家公司選擇一家,我們一定會選擇護城河更強大的那家公司。因此,投資的成敗就取決於辨識護城河的能力。每一家公司護城河的強度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深有的淺,有的根本沒有水,那就一點防禦能力都沒有。每一家公司護城河的類型也是不一樣的,有些是靠領先的技術實力取勝,如台積電。有些是靠龐大的規模優勢取勝,例如鴻海。有些是以最低成本取勝,例如toyota汽車。總之,身為投資人,我們不必自己去建立護城河,我們只要能夠辨識誰有護城河,誰沒有護城河,哪一家公司護城河最大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那麼投資人應該如何提升自己辨識護城河的能力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實際經營一家公司,這樣一定會對於公司所處的產業非常了解,自然會比其他人更能夠辨識出業內誰的競爭力最強,也會更了解該如何提升公司的競爭力。當然一般投資人不可能為了投資某家公司而自己跑去創業,但我們可以假想自己就是所投資的公司的經營者,這也就是業主型投資人的概念。我們在投資一家公司的時候,是假想自己就是經營者,去了解自己公司在業內的競爭力如何,該如何提升競爭力,以至於提升獲利能力。唯有以此為出發點,我們才能清楚判斷公司在產業內的地位如何,獲利能力是否穩固,成長性如何等等。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也不可能有人能夠對所有產業都這麼做,好在我們也不需要了解太多公司和產業,只要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領域,或者在自身能夠理解的範圍內,選擇幾家公司深入研究即可。這就是能力圈的概念。重點不在於能力圈的大小,而是要清楚能力圈的邊界在哪裡。努力在圈子裡面投資,不要跨出圈子外面,成功的機會就會比其他人大很多。
最後一定要提的就是安全邊際的概念,這可以說是所有價值投資者身上的印記。其實一開始價值投資的定義就已經隱藏了安全邊際的概念在裡面,也就是我們不能以稍低于內在價值的價格買進,而是要盡可能以遠低於內在價值的價格買進,這個價格和價值的差距就是安全邊際,他可以大幅保護投資者的本金,也就是降低風險。這個概念本身非常容易懂,困難的是執行面,因為好價格不容易出現,往往需要極大的耐心。尤其是在牛市階段,更是會讓人等到發瘋。結果理想的價格不但沒有出現,反而股價還一直上漲,此時價值投資者因為堅守安全邊際的紀律,反而績效容易落後,有些人就因此而動搖了。但其實這正是長期成敗的關鍵,無論其他工作做得多好,如果沒有守住安全邊際,長期來說還是容易失敗,風險也比較高。所以價值投資至少有兩個難處,一是要花相當多的心力學習企業經營,二是要有極大的耐心與紀律堅持安全邊際。難怪即使巴菲特貴為股神,大力推廣價值投資的理念,追隨者還是寥寥無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