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元-美股學院
 

 美股團隊讀書會: 團結經濟(4)
分類:討論讀書會

作者:  分類:討論讀書會
0人回應 | 658人瀏覽 | 0人收藏 | 0人追蹤
0人回應, 9.0分, 最高9 分(1 位評分)
美股團隊讀書會: 團結經濟(4)

讀書會背景:
       過去20多年我們團隊利用讀書會這個工具來增強我們對美股運作跟世界的理解, 也從這個過程中把所提煉出來的精華盡可能應用在我們的ACIS. 我們讀書會系列的分享基本上只有每一本書的第一個分享會同時發布於學院文章跟部落格, 後續分享只會發布於部落格. 有關團結經濟的後續分享請關注我們的部落格.

(3)續:

作者從歷史的演變一直到現在提到團結經濟,是認為被 COVID-19 影響之下,又產生探討原本假設與進行變革的契機,可藉此建立不同的經濟理論和發掘不同的政策計劃,疫情危機實際上提供很好的反思機會。對經濟的不確定,促使積極的政策制定者和公民領袖尋找能夠消弭情緒上的不平感、建立跨種族社群並推動社會進展的方法。當中其實有很多政策,例如在美國像是消除學貸、全民醫療保險和綠色新政的投入等計劃已經進入公共議題。而在全球,提供無條件基本收入、增加參與式預算的機會以及眾籌提案的實驗正在蓬勃發展。但如此是否只是把關注擺在零散的政策,能否開發一個通用的經濟框架,為新模式提供連貫性和一致性的參考基準?


作者提出「框架」的重要性,並舉新自由主義作為範例,先提出問題(如何確保所有收入階級的居住權利?如何擴大就業?如何結束歧視?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然後得出相同的回答:釋放市場競爭的力量以得出合適的價格,問題將大部分得到解決。雖然新自由主義的假設框架有市場不完善和壟斷的缺失,但卻為前進提供必要的準則,這點無可否認。


傳統的自由主義或進步主義的替代方案通常涉及對公部門的呼籲與要求,將公部門當作執行關鍵,寄望其可依照公共利益行事。然而,由上對下主導政策的失敗及社會福利工作經常出現的缺失和限制,常導致美國國內許多人對過度干預保持警惕。尤其是當機構經常被出價最高的人掌握,並被用來強化種族和階級的優勢。


此外,雖然公部門為經濟成功提供一個平台 — 透過教育、公共投資、環境保護 — 但大部分的互動都發生在私領域的經濟行為,而私領域需要的是設立更佳的規則,因此應該成為人們的夥伴的是政府,只有公司是不夠的。此外還需要更好的商業和消費者行為規範,人們必須相互依賴而不是僅僅依賴政府,透過互助的方式去執行而不是強制規範,以及社群間需要以互信作為連結基礎而不僅僅依賴於被授權

當然,政府可以成為達到互助互惠的工具 — 共同製定規則和提供產品的主要方式。而於此同時,當政府確實做了正確的事 — 提高最低薪資、解決歧視、提供住房或因應氣候危機 — 通常是因為社會運動的訴求。而當商業利益受到限制時,通常是透過行動主義的訴求 — 工會發起抗爭、公平貿易運動 — 這部分並非透過政府下令去發起的。當創造替代方案來展示什麼是可能的 — 包括工作者合作社和社區土地信託基金 — 通常是由於社區組織者的作為,他們不僅抵制舊的,也要建設新的。

 

這就是為什麼在整本書中都強調互助互惠和社會運動的作用 — 這就是團結產生的作用。回答這些棘手問題的新框架 — 如何確保居住權利、提供有意義的就業和保護環境 — 會產生的答案基於一種理念:如果我們一起行動,會做得更好,而且我們必須聯合起來改變那些只維護少數人利益而阻礙多數人合作的規則。

 

作者所說的,也回應了早上所說團結經濟對我們的意義 - 跨越小我 (自利) 成就大我 (大同)。

⇒ 社會運動或許大多是針對政府,但其實還有正醞釀「潛在政權」的大企業

https://survivingtomorrow.org/which-corporation-will-start-its-own-country-first-85d50f764cca

 

⇒ "What they cannot understand is that we the people are the only sovereign political entity on this planet. Billionaires are literally nothing without us — without us, they have no citizens to fund the infrastructure they use and abuse, no healthy and educated employees to make their products, and no consumers to buy and rent those products." 當中提到大眾才是一切建構、生產、消費、使用這些大企業產品與服務的基礎,應該被擺在核心,而不是任大型企業組織予取予求,也呼應人心智能來源是顧客,企業則是vehicle的角色。

 

⇒ 人心智能、集體智慧從這種角度理解,看起來不僅是商品服務打動客戶心智而已,更是包含整個驅使社會經濟的能量。而打動客戶心智是裡面的核心部分。

 

⇒ 大眾的力量應該最是最為強大的, 但沒有集智的作用之下, 影響力得不到發揮, 對人類整體起到的幫助大為減少. 如果有一個新型的故事/理念/系統可以有效集智, 對社會經濟環境的好的作用潛力無窮.

 

⇒ 由於客戶群的心智被打動(moved),才會主動將收入,經由所屬企業(代收),然後成為我們一起共享的Income Stream,這是實際的「流量」。而此一流量若可每年持續成長,則顯示了有充沛的「動能」。只有在「能」、「量」都兼備的條件之下,方可使人心智能,成為經濟上,具備可持續性、即永續的能量來源。

⇒ 文章講了從一些王儲,到不同名人、企業、宗教都潛在有要建立個自己控制的獨立領土的傾向。一些億萬富豪常宣稱要反權威,但對自己是雙標的。「some billionaires are anti-authority unless they’re the ones in authority.」這樣的獨立領土,掌控人士會讓其中的公民相信受益的是這些公民,然而其實並不是。不過文章要讓公民們意識到,沒有大眾人心智能所造出的經濟社會,便不會有這些國度。

 

⇒ 包含我自己在內, 人還是很容易以自己角度看待事情, 所以常常會有雙標的是非情節. 之前我們研究會議提到的"覺醒", 應該就是有機會讓我們盡可能的避開雙標的陷阱.我們在集智的過程中, 慢慢"覺醒", 越來越清楚我們的環境(社會+經濟+地球環境)需要我們付出的是什麼. 有很多人一起付出, 而且這些付出對環境(社會+經濟+地球環境)是有幫助的話, 大家就有機會一起變得更好.


心智元 - 美股學院簡介: https://histock.tw/school/intro_new.aspx?c=25 
 Line@嗨投資小幫手  『 募集中 
贊助作家  點 贊助他
文章評分  送出評分 (1 位評分)
GT1203
64613 6853,6901
相關回應( 0 位讀者回應)

    0 頁 (共0頁)

    股動人心的其他動態

    理財學院講師

    股動人心

    會員等級:理財學院講師

    註冊日期:2022-02-25

    登入日期:2024-04-09

    發表文章:134

    被訂閱數:2

    文章中相關個股表現

    文章中相關個股表現

    最新回應

    最新回應

    關注股動人心的朋友

    關注股動人心的朋友

    共有 2 位朋友關注

    追蹤此篇文章的朋友

      共有 0 位朋友追蹤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回到文章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