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假設,你是一個經常得到第一手資訊的法人或者大戶,通常當你比別人早先知道重大利空時,會等到這個利空出現才進場,還是不當一回事的買進?
再假設,你對這個市場悲觀看不到未來,所以縮手不前,要有多大的利多才能改變你的心意用力買進?顯然不是
美股大漲這種小利多對嗎?
股市的架構就在這樣的狀況之下,簡單卻常容易忽略。通常股市的低點就是在大利空的背景之下出現,這個答案很多人都會說,但比較少人說得更清楚,是在已知的利空實現後,利空的所有最壞狀況都已經被預期與估算出來才出現。
2007年金融海嘯、2008年次貸風暴,房利美和房地美 股價一夜之間重挫9成 股價剩不到1
美元,最後
美國政府接管。九月,雷曼兄弟來了,十月,
冰島破產,十一月台股看到3955,雖然後來失業率創新高、
花旗股價崩盤,但是台股低點已經先出現。
2001年,台股從10393跌了一年半之後,遇上九一一
美國的恐怖攻擊事件,九月跌到了3411,
美股也同樣在九月份就開始反彈上攻,從7926漲到隔年三月的10722點。
這些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通常低點都是架構在最令人擔憂的利空之中,向來都在空頭市場中不斷的畏懼與害怕時,低點才會出現。當然這是歷史,並不是慣例。
今天聯合新聞網一位記者報導,台股結構改變,別急著進場。這一文中最後提到,台股本波行情越跌越低,顯示台股結構產生
巨大改變,致使投資人研判錯誤。
這真的是外行話。台股量縮並不是因為投資人研判錯誤,是政府官員9500點以上的台灣基本面佳的言論,政策錯誤死不認錯造成。官員從不想想,為什麼民眾不支持你,你說了什麼不負責任的話?難道大家都無知,只有部會首長最聰明?
所以我常常提醒投資人,有些新聞,盡信不如不看,獨立判斷能力遠比相信外在環境氣氛來得重要太多。動腦思考在股市中是重要技能,趨勢出現方向性改變之前,猜測是多餘的,事先預測低點更是錯誤。現階段的重點是先平心靜氣的觀察,當反轉來臨時,可能市場還是在悲觀氣氛之中,但是屆時卻是機不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