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回應 |
766人瀏覽 |
0人收藏 |
0人追蹤
讀書會背景:
過去20多年我們團隊利用讀書會這個工具來增強我們對美股運作跟世界的理解, 也從這個過程中把所提煉出來的精華盡可能應用在我們的ACIS. 我們讀書會系列的分享基本上只有每一本書的第一個分享會同時發布於學院文章跟部落格, 後續分享只會發布於部落格. 有關團結經濟的後續分享請關注我們的部落格.
團結經濟(9)續:
第三個前提:只有透過尋求重新平衡權力的積極活動才能達成目標。
互助互惠可能是目標,但要實踐目標,就需要在政治上定義出在現況當中受益的有誰,並確定如何讓他們的影響力不去阻礙多數人的利益,讓力量互相牽制而產生平衡。這種將相互關係作為目標、將社會運動作為策略的作法,本身在追求平衡上就充滿挑戰性,但若需要引發變化,就必須如此。
這對傳統常識提出挑戰:認為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只要有足夠的實證研究和解決方案的論述,就足以促使政策制定者擬定更具包容性的行動。但這種認知是錯誤的。種族差異、貧富差距和環境破壞不是系統上需要修正的錯誤(bug),並不是只要把這些錯誤解決 (類似debug) 以後系統就會運行完美;而是這個系統架構本身就存在嚴重缺陷,那些社會問題其實都是不公平的統治結構運作當中顯露出來的特徵,唯有修改整套系統,也就是透過社會運動努力實現大規模的團結行動,才能破壞這種結構。
這種對採取行動的強調也與框架的概念密切相關,最新的社會運動理論便討論過透過敘述理解去建構共享認同的重要性。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不但需要一籃子經濟政策,同時也需要一個故事去打造出令人信服的願景。新自由主義者就有打造願景,一個總是回到個人、自由和市場的願景(即使實際上導致的是不平等和弊病)。因此若要追求團結經濟,就需要一個能引起共鳴的故事,它利用人類深刻的感受 -- 如果大家團結起來,就幾乎可以解決任何問題 -- 這成為一種心理上的默認值,因此任何關於社會挑戰的經濟問題都會被導到一種新答案:互助互惠和行動。
⇒ 「不是把錯誤解決,而是知道整個系統的架構的缺陷」,這一段思路蠻重要的,特別是在永續進展中所遇到的問題。企業喜歡追求「ESG指標」,也在於還是站在私立的需求,而相當於問人「那我們該做什麼」?而不關心「我們為何要關心團結」,或是「關心團結」只是為了符合客戶、政府的指標。只以自我思維的角度,而難以解決系統根本問題。
⇒ 這個世界,現在的系統就是充滿著缺點和缺陷, 所以總是需要有人帶頭集合大家的力量去改變和修正. 雖然這個過程是漫長的, 途中會經歷的中繼點或甚至終點最後可能都跟最初大家想像的不同, 但有人願意付出, 必定能為團結經濟, 為這個世界的進步有所貢獻.
⇒ 種族差異、貧富差距和環境破壞是系統架構設計不良所產生的結果。我們新的中文網頁中提及 "我們不能用製造問題時同一水準的思維來解決問題" 表示當初設計者或有私心,以致於無可避免地製造更多難題。用心的護致互惠的新視野來審視,拋開本位主義才有可能找出解答方法。
⇒ 記得當初WTO也是標榜人類只要團結起來解決各種問題,如果思維上還是以自身利益為主體,這樣的組織架構似乎都會落入一樣的窠臼,像是UN、歐盟、WTO。
心智元 - 美股學院簡介: https://histock.tw/school/intro_new.aspx?c=25